身為一個自由譯者,我在接案過程中發現,許多客戶對「快速回覆」這點的感受相當深刻,而客戶的感受主要都跟「是否安心」有關。

 

客戶剛開始在尋找譯者時,通常是透過網路接洽,因此對譯者的瞭解不深,對翻譯案件的流程也不熟悉,所以可能有許多事項需要來回溝通,同時也會擔心譯者突然失蹤。

 

這時譯者如果能快速回覆,便會讓客戶更快確定翻譯案件所涉及的相關事項,也會讓客戶不用操心電腦另一端素未謀面的譯者是否從此失聯。

 

我也遇過不少客戶,在案件交期還沒到之前,就會先來信詢問進度如何、有沒有任何問題。這代表一般的翻譯案件合作模式會讓客戶不夠安心,要是這時譯者還遲遲不回覆,客戶便會更憂心。

 

另一個情形,則是在案件進行到一半時,客戶需要溝通某些事項,比如內容有變更,或者有些新的要求。假使譯者無法即時得知與回覆,自然對翻譯的成果可能有所影響,也會讓客戶在過程中多了點煩惱。

 

總歸來說,「快速回覆」能讓客戶安心許多。

 

對譯者本身而言,「快速回覆」也能帶來一些優勢。

 

有些案件比較緊急,需要馬上確定翻譯人選,所以客戶可能同時詢問許多譯者,假使譯者能快速回覆,便更有機會接下案件。在長期合作過程中,如果一位譯者經常都能即時回覆,也會讓客戶更願意將案件交給該譯者。

 

當然,譯者也得在快速回覆與過濾干擾訊息這兩者之間取捨,而不是像有強迫症一樣不斷檢查Email信箱。

 

我自己的方式僅是設定了Outlook通知,只要收到新信便會在電腦桌面顯示通知,再搭配過份依賴筆電的生活型態,便能更快收到通知、更快回覆。不過,新信、新訊息會干擾工作上的專注程度,所以我僅在Email回覆較快,而無法經常檢查FB粉絲專頁的訊息,但願哪天FB能將粉絲專頁訊息獨立顯示在電腦桌面。

 

以上內容都不是新穎的概念,譯者只需要找到符合自己工作習慣的模式,便能很自然地快速回覆,同時也讓客戶更加安心、讓自己接案更順利。

 
Instant Response
 
 
之前我有篇文章是「譯者定義與選擇的責任範圍」,提到譯者除了單純翻譯之外,還可以自由定義與選擇自己的責任範圍。
 
最近有另一位客戶幫我寫了篇推薦文,該文章提到一些比較純粹屬於「翻譯」的部分,例如是否具備相關領域的背景知識,或者是使句子精簡、文法正確。不過比較值得探討的,是以下這些「責任範圍」:
 
 
1. 詳盡查證:責任範圍之內
 
譯者如果使用了不正確的專有名詞,在翻譯時很顯然是個錯誤。但如果是潤稿呢?譯者有需要幫作者詳盡查證所有的專有名詞嗎?
 
該客戶提到我修正了他的證照名稱,並貼上出處的連結。就我的觀點而言,譯者需負責交出一份正確、流暢的文章,因此確認作者的專有名詞是否正確,也是在責任範圍之內。
 
這裡延伸提一點。有些客戶會說他們有提供名詞對照表,所以報價是否能降低?由於我認為譯者應該再次確認專有名詞是否正確,所以我自己通常都不會因為有對照表而降低報價。也因此,譯者在報價時應該先大略看過原文專有名詞的份量有多少,而不是把查證的工作歸屬在責任範圍之外。
 
 
2. 自行解決問題:責任範圍模糊地帶
 
有時候譯者確實需要作者的協助才能解決某些問題,有很多作者也會大方地說「有問題都可以問我」。不過,就像這篇推薦文的客戶所說的,如果作者需要一直解釋文章的內容、頻繁來回溝通,則不但多花溝通時間,也會因為信件多次來回而使得完稿時間變長。
 
因此我認為,雖然有時譯者還是可以藉由客戶的協助來解決問題,但如果能自行解決,而且最好是能快速解決,那麼不但能節省雙方溝通的時間,還能讓客戶更放心。
 
補充一點,雖然這篇推薦文的客戶認為問題解決能力跟領域背景有關,不過我覺得查證能力、判斷能力與翻譯經驗其實在自行解決問題時也非常重要。
 
 
3. 快速回覆與回答問題:非典型的責任範圍
 
快速回覆與回答問題與翻譯無關,看似並非譯者的責任,不過有些客戶就像這篇推薦文的作者,不但交件時間緊迫,也會因為狀況不確定而有心理壓力。
 
我們都遇過其他人在最後一刻開天窗所帶來的窘境,因此如果客戶平時無法聯絡到譯者,也不清楚譯者的工作狀況,那麼自然很難安心。
 
就像我前一篇文章所說的,我認為翻譯是一種服務業,因此譯者可以嘗試關心客戶的心理感受,並讓客戶更加放心。
 
 
以下附上這篇推薦文的連結與內容供參考:https://www.ptt.cc/bbs/translator/M.1423530567.A.D81.html
 

PTT翻譯譯者推薦文9-1

PTT翻譯譯者推薦文9-2

PTT翻譯譯者推薦文9-3

有些人認為譯者只需翻譯就好,其他事情就不在「責任範圍」之內。在此先不舉例,也許下次可以寫一篇文章來討論這點。
 
我想翻譯是一種服務業,譯者自己可以定義跟選擇所謂的「責任範圍」,號稱「自由譯者」的從業人員又有更大的彈性可以定義與選擇,然後享受與承受自己「責任範圍」所附帶的一切。
 
最近幫某位客戶潤飾SOP與CV,昨天他到了PTT寫了一篇推薦文,提了幾點可能在譯者「責任範圍」之外的點,摘要如下:
1. 回信迅速,讓人安心
2. 修改CV排版,讓文件更精美
3. 針對客戶狀況給予建議
 
回頭看先前的推薦文,蠻多客戶都是提到類似的點。如果從客戶觀點出發,許多服務對客戶來說都相當有價值,所以除了翻譯品質之外,譯者如果能重新定義與選擇自己的「責任範圍」,也許能找到讓自己增值的空間。
 
 
以下附上這篇推薦文的連結與內容供參考:http://www.ptt.cc/bbs/translator/M.1418355036.A.77E.html 

 

 

PTT譯者版翻譯推薦文

News English
 
最近因緣際會讀到《新聞英文閱讀與翻譯技巧 》,身為一名自由譯者,在讀這本書時,主要是想精進自己在實務案件的翻譯能力。我平時翻譯的文件類型較為廣泛,雖然新聞英語並非最主要的案件類型,不過這本書裡的原則也可以應用到許多英文實務領域的閱讀與翻譯。
 

個人認為,這本書有三個相得益彰的優點──架構完整、範圍全面、內容詳細──跟以上幾點相輔相成的,則是這本書的範例與練習題。以下分別進行說明。

 

這本書的「架構完整」,一開始先從新聞英語的閱讀談起,接著才談更進階的翻譯。在閱讀方面,先提用詞、再提句法,後提篇章結構,一步一步建構出新聞英文的閱讀策略。在翻譯方面,則先提詞彙翻譯、再提句子翻譯,後提段落翻譯,同樣是逐步邁進的翻譯學習策略。因為架構完整,所以讀者學習閱讀與翻譯時,有清楚可依循的路徑,不會在閱讀過程中迷失,較容易整合所學。

 

這本書的「範圍全面」,不側重翻譯,還提翻譯前該有的閱讀能力;不單談理論,還有實際例子的應用;同時,也涵蓋了用詞、句法、篇章的閱讀與翻譯。因為範圍全面,因此讀者可以藉此培養全面性的能力,在實務的閱讀與翻譯上,能應對的領域自然也更廣。

 

這本書的「內容詳細」,除了全面性地涵蓋用詞、句法、篇章之外,還向下樹狀延伸至更詳細的領域。比如,用詞部分涵蓋新詞、套語、比喻等等,而新詞部分又闡述了衍生字、複合字、頭字詞等等。因為內容詳細,所以讀者得以學習到更細緻而具體的概念,進而從理論層次轉化成自己的實務應用能力。

 

另外,這本書在詳細的內容中安插了許多範例與說明、練習與解答,又跟上述三大優點相輔相成。這些範例與練習都針對不同的閱讀與翻譯策略而設計,其中的說明與解答都詳細而易懂,讓讀者藉由具體範例深入了解理論概念,並馬上應用在練習題上。

 

跳脫譯者的角度,我認為這本書也適合純粹學習新聞英文所用。雖然這本書有不少篇幅涉及翻譯的技巧,但其實翻譯的能力也可以讓一般新聞英文讀者更加了解原文的內容,甚至培養出以中英文表達出自己思維的能力。在閱讀新聞英文之外,還能展現與應用自己所學,以流暢、精確的形式,而用文章或口語呈現自己的思維。

 

這本書不堆砌頁數,卻還是架構完整、範圍全面、內容詳細,並有許多範例與練習題,不論是一般英語學習者,或是翻譯工作者,都是適合的學習素材。

 

 
 
先前我寫過一篇文章叫「新手譯者如何找翻譯工作」,是談找翻譯工作的管道,但沒提到事前的準備。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個像是無限迴圈的問題,就是「沒翻譯經驗接不到案子、接不到案子就沒翻譯經驗」,所以這篇會談一下我認為新手找翻譯工作時該做的事前準備。
 
一、準備敲門磚
 
在投履歷應徵時,需要先準備「敲門磚」來敞開機會之門。
 
據說各行各業的人資一般平均只花6秒來看一份履歷,所以不論是Email或履歷,都需要有敲門磚來引起人資的興趣、讓他們願意繼續閱讀。在翻譯這行業,我覺得可以準備以下東西:
 
1. 簡單的自我介紹
2. 語言能力證明
3. 相關經驗說明
4. 作品展示
 
由於新手譯者可能幾乎沒有什麼經驗與作品,因此取得語言能力證明可以是第一步。而且,語言能力證明上面有分數,對於時間與注意力有限的人資來說,更會傾向先看一眼分數,至少這比起看翻譯作品快多了。
 
下一步則是經驗與作品的部分。
 
 
二、製作敲門磚─經驗與作品
 
沒經驗就累積經驗,沒作品就累積作品,而沒案子時可以先從無償翻譯做起。在累積作品的同時,也會提升自己的經驗。
 
可以翻譯的領域有很多,我不確定休閒性的素材(例如網路影片、漫畫)對應徵時的幫助有多大,可能要性質剛好類似才比較有用。
 
我個人會建議先挑一些常見的案件類型來翻譯,比如公司與產品介紹、論文或知識性文章、自傳與履歷、書籍等等,類型其實不勝枚舉。由於內容與實際的案件比較相符,審核的人會更容易判斷譯文品質是否符合案件需求。
 
 
三、準備中的人迎接機會
 
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?我覺得可以重新理解這句話,只要有準備,接到案子的機率就會提升,無需在敲門磚做得非常完美之後才去敲門。
 
一開始說這個問題看似一個無限迴圈──沒翻譯經驗接不到案子、接不到案子就沒翻譯經驗──但我們也可以把它當成反覆自我提升的循環:邊準備邊提升經驗、邊提升經驗邊準備;邊提升經驗邊接案子、邊接案子邊提升經驗。換句話說,準備中的人就可以先敞開雙臂迎接機會。
 
因此,上述的準備有一些進展時,就可以先投一些履歷試水溫。通常機會之門敞開後,迎面而來的就是一份試譯稿;這就涉及了試譯這個主題,在此先不多談。
 
 
四、大量投履歷
 
如果試水溫期間的履歷都石沈大海,也不可輕言放棄。
 
一開始投履歷時,不論是翻譯社、出版社或其他公司行號,絕大部分的單位都不會回應,因為一來競爭者眾多,二來這些單位並非時時都在審核新譯者,所以沒下文也不必太在意。
 
另外,雖然有些單位一時沒有回應,但是機會有時會回頭來找你;他們可能臨時需要譯者時,就會去找之前的應徵信件。
 
以上是要表達一個基本原則:先試水溫,被潑了冷水就大量投履歷。
 
 
五、回歸基本面
 
如果大量投履歷之後還是沒下文,就自發性地繼續累積作品與經驗,並重複上面的自我提升循環。要是還是沒消息,就得回歸基本面,也就是提升翻譯的品質。
 
方法一樣有很多,比如提升語文能力、自我作品分析、靠書籍自學、請別人提供建議、上課等等。
 
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到「翻譯與譯者」這個臉書社團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fanyi 。新手譯者可以來社團發問、與成員討論譯文、請成員提供建議、甚至是指引方向,這些都可以讓新手譯者在摸石過河時少費一點功夫。
 
---------
 
如果大家針對這主題有什麼建議或疑問也都歡迎討論,謝謝!
 

 

昨天「翻譯與譯者」這個臉書社團舉辦了台北的譯者見面會,我有聽到一些問題,針對其中一些有點想法,以下直接用10個「快問快答」的方式與大家分享,不然寫太細、想太久會很傷神。
 
1.    現在市場上的翻譯費率是不是過低、不合理?
Ans:這點每個人想法不同,沒有一定的答案。我尊重市場機制跟客戶的選擇,也有自己的取捨,所以並不覺得過低(個人覺得自己是樂觀型客觀主義者XD)。
 
2.    新手怎麼入行當自由譯者:
Ans:先跟翻譯社或出版社合作,案源較穩,然後逐步提升自己拿到的費率。我寫過一篇文章討論這點:http://i-translate.org/index.php/blog/item/7-b3-4
 
PS. 我這裡的「自由譯者」都是指不用上班的、自己在家接案的freelancer。
 
3.    直接投入當自由譯者好嗎?
Ans:如果已經決定要當自由譯者,建議先去翻譯社或一般公司當內部譯者,讓收入穩定下來,同時接兼職案子,以評估自己當自由譯者能有多少收入。等兼職案子夠多、夠穩定之後,就可以決定是否離職當自由譯者。另外,離群索居當自由譯者之前,去上班也會有額外的收穫。
 
4.    當自由譯者會不會收入不穩定或太低?
Ans:這要看比較基礎是什麼,譯者在社會上可以是相對高薪、也可以是相對低薪的職業,只是要發大財的機會不高;而且,很多人當譯者所考量的不只是收入。
 
5.    當自由譯者真的很自由嗎?
Ans. 自由有很多種定義,例如財務自由、時間自由、心靈自由等等,所以無法一概而論,不過我自己覺得很自由。
 
6.    整天在家翻譯會不會很無聊、受不了?
Ans:這個要多問問不同人的意見,才能了解不同的考量點,我則是很自得其樂。
 
7.    你有沒有加入翻譯工會?
Ans:我加入藝文工會,費用比較便宜。
 
8.    每個月要收入多少加入工會才比較划算?
Ans:這題不好算,變數太多。粗略來算的話,考量二代健保的2%補充保費時,每個月「正式收入」三四萬以上的話就比較划算。
 
9.    你當時為什麼想成立「翻譯與譯者」這個臉書社團?
Ans:最初我在PTT的translator版上發了一篇文,這篇文說明了我的初衷:http://www.ptt.cc/bbs/translator/M.1373122535.A.29D.html ,不過直到現在才發現,這個社團帶給我個人的幫助與學習遠大於當時所想像的。
 
10. 你是「全職譯者」嗎?她是「兼職譯者」嗎?我是「自由譯者」嗎?
Ans:最不重要的問題放最後。在做翻譯案件之外,我對咬文嚼字其實沒什麼興趣 XD。不過昨天大家在自我介紹時,還是會針對這些詞來追問每個人的實際狀態,所以我講一下我認為的定義,這並非學術上的定義,所以歡迎指正。加上這裡是「快問快答」,所以我只講結論。
「全職譯者」:在某單位上班的譯者,全職是指工作日都在那裡上班。
「兼職譯者」:在本業之外兼差接翻譯案的譯者,所以算是兼職。
「自由譯者」:就是freelancer,不隸屬於任何單位,獨立接翻譯案的譯者。
 

 

還有其他問題的話,也歡迎討論 :)
這篇文章的針對版友的問題回答。先特別說明,文章主題是「新手如何找翻譯工作」,而不是「如何提升翻譯能力」。所以,雖然翻譯能力跟找翻譯工作息息相關,但不是這裡要討論的。換句話說,這篇主題比較像是「我已經要從學校畢業了,該怎麼找工作」,而不是「我要怎麼好好在大學中好好規劃、培養能力,然後在畢業後馬上找到夢幻好工作」。另外,這篇主要是針對新手譯者來說,因此只提供比較基本的方法;再次換句話說,這篇不像是「我這個專業顧問要怎麼成為知名顧問、讓很多人捧著鈔票來找我」。
 
以下直接照方法來分類,並附帶說明我認為的有效性:
 
1. 翻譯社:
跟翻譯社合作是我最建議的方式,也是我當初入門的方式。由於翻譯社數目眾多,可以先用一些方式來篩選後再逐步應徵:
 
(1) 人力銀行:
可以先從在104Yes123人力銀行等等有刊登公司應徵起。因為這些翻譯社已經列出職缺,有實際需求的可能性比較大,而且還幫助我們了解他們的需求、條件是什麼,對自我發展的方向也可以多點了解。
 
為了讓目標明確,直接在以上人力銀行搜尋公司名稱比較快(而不是搜尋職缺),搜尋關鍵字建議用「翻譯」、「翻譯公司」、「翻譯社」。
 
(2) Google Search
這也是很簡單明瞭又直覺的方式,一樣直接搜尋。搜尋關鍵字可以先用「翻譯公司」,再用「翻譯社」,原因是我自己覺得一般翻譯公司比翻譯社感覺起來正規、保險一些,不過這兩者只是法律上的體制不同,基本上做的事情差不多。如果目標要更明確,還可以搭配語種來搜尋,比如「翻譯公司 英文」、「翻譯公司 日文」。
 
接著,先找看起來真的有在徵才的翻譯社,其中有很多網頁內容沒有徵才項目,或者沒有寫清楚職缺、條件等等的,就先不要花時間了。一開始找翻譯工作時,需要先把精力花在機會比較大的。
 
在進行以上步驟一段時間之後,譯者也比較能找到自己在目前的市場價格定位(就是自己能拿的費率大概落在什麼區間)。
 
針對這點我再特別闡述。很多人會覺得翻譯社價碼低,或者是錄取了卻沒有案子:
(1)    價格低:
並非所有翻譯社價碼都低,但是新手剛入門的價碼不高是正常的,我建議「先求有、再求好」。翻譯社的好處是只要合作狀況好,案件來源就穩定,對於想以翻譯維生的人是很好的案件來源。等到案件夠多後,就可以逐步以價格等因素來篩選合作對象。
 
(2)    沒有案件:
很多人抱怨翻譯社試譯過了,卻還是沒有案子。這主要是因為翻譯社在發案子時,一定是先給合作久、品質穩定的譯者,這樣對他們來說最保險、最容易把握品質。因此,通常只有在這些合作久的譯者無法接案時,才會找比較新合作的譯者。
 
如果新手譯者願意嘗試比較低價的翻譯社,自然會有較多的案件。這裡不是建議譯者殺價破壞行情,原則還是跟上面說的一樣:「先求有、再求好」。
 
有些翻譯社給得價格非常低,相對來講新手也比較有機會跟他們合作。我有遇過留學代辦的老闆,他說他合作的翻譯社有些還找大學生來翻譯。
 
另外,跟翻譯社合作除了案件會比較穩定之外,另一個好處是有些翻譯社會給予譯者feedback、修改建議,可以讓譯者提升自己的翻譯能力。這點也是我認為跟翻譯社合作最關鍵的好處。
 
2. 人力銀行
上面提到人力銀行,其實除了直接搜尋公司名稱之外,也可以搜尋「職務」,以關鍵字「翻譯」來搜尋的話,除了可以找到翻譯社的職缺,還能找到公司職缺,全職與兼職的都有。
 
不過這種方式對新手來說錄取率會比較低,但好處是有機會找到長期合作對象,並且不用被翻譯社抽一手。
 
3. 留學代辦機構:
很多留學代辦機構的機構會自己進行翻譯,薪水大概就是最低工資,而換算成翻譯的費率的話,算是市場上很低的費率。如果以上方式都沒找到翻譯工作的話,可以兼差做看看,但個人這比較適合在校學生。加上很多留學代辦對翻譯品質沒有很要求,因此在這些單位的學習空間比較小,不過還是好過自己練習翻譯而沒有薪水。
 
翻譯是一項需要練習的技能,而不是英文好、中文好(如果你是做中英翻譯)就可以了,因此拿點薪水練習也是一個選擇。
 
4. 外包網
我自己沒有用過104518等等外包網,純粹靠自己判斷,如果有錯還請指教。
基本上我不推薦新手使用外包網。因為對新手來說,外包網上的市場競爭還是存在,我看到的是一個案件會有非常多人應徵,而案主一定是先選先前成交數目多或者經驗較豐富的。
 
新手譯者到外包網可能花錢繳費成為會員後,卻沒有拿到案子,等於賠了夫人又折兵,繳了錢又白費許多應徵的時間。
 
5. 翻譯義工:
現在有些團體在徵求翻譯義工,或者是有些字幕網也在徵才(自願性質)。我認為新手譯者可以考慮參加有提供基本訓練的單位,至少能有些翻譯的基本概念,如果能得到翻譯方面的建議的話,這種義工會比較有意義。如果只是單純進行免費翻譯的話,基本上就不太建議了,畢竟這不是長久之計。
 
 
以上簡單列舉幾項方式,歡迎大家指教、討論或提供其他建議。

剛剛好不容易把所有案件都處理完了,希望可以早點放心地過個好年,雖然有案件來還是接啦 XD

在今年的年終,又沒有年終了 \(╯▽╰)∕

最近「翻譯與譯者」這個FB社團在討論「翻譯檢定是否有助於提升譯者的專業形象」,其中有一位團員提供一篇文章連結:http://isg.urv.es/library/papers/2010_chan_across.pdf

我認為可以簡單用兩點做為摘要:
1. "The respondents see translator certification as something that can enhance the overall image of the translation profession."
2. "However, increased monetary benefits brought by translator certification might be minimal."


如果是我自己的看法,我認為通過翻譯檢定確實在應徵翻譯工作或爭取翻譯案子時,有些許的加分效應;換句話說,就是可以讓公司或客戶更願意選擇該譯者。不過,這就像應徵任何工作一樣,雇主看的是整體條件。如果某位譯者有其他條件足以讓公司或客戶更信任,那麼是否通過翻譯檢定可能就變得不重要。這些條件可能包含先前任職某翻譯職務的經驗、相關領域經驗、畢業系所、語言能力證明等等。

而且,許多公司或翻譯社都要求試譯或進行測驗,也會從之後的案子來檢視翻譯能力,這就更讓翻譯證書顯得像是敲門磚而非保障。

做為譯者,我們都經常在校稿、潤稿時使用MS Word的「追蹤修訂」來顯示修改的地方。今天我要修改一份MS Excel的檔案,才發現原來它也有追蹤修訂功能,一樣是在「校閱」下面的「追蹤修訂」,如下圖:

 
接著就想到,那MS PowerPoint有沒有這功能呢?搜尋後發現,似乎PowerPoint標註修改處就比較複雜一點,無法直接使用「追蹤修訂」,至於怎麼用,有需要時再來研究,可以參照以下的連結:

9月30日是國際翻譯日(International Translation Day),今年在ProZ有一系列的線上活動喔,有興趣的可以看看!

http://www.proz.com/virtual-conferences/group/11/register#

這幾天很多案件都訂在早上9點交件,又由於SOHO族時間有點自由,結果下場就是:
1. 週日白天玩掉,週日晚上拼命熬夜,做到週一早上交件
2. 週一因為前一天晚上熬夜,白天太累只好補眠
3. 週一白天補眠,就是今天,所以今天晚上又要熬夜交週二早上9點的件,這是目前的狀態
4. 可以預見週二白天又要補眠,然後週二晚上又要熬夜交週三的白天的件.......

目前狀態是這樣,週三希望就可以好好休息了如果這兩天又有案子的話,大概又是同樣的輪迴,所以拖延的下場不太好~

我自己覺得當SOHO族有蠻多好處的,其中一個就是可以避開人潮去吃午餐,另一個是可以去吃中午時段有特價的餐點,還有一個是可以吃超過一個小時 ~

以上三個都跟吃有關,我今天中午要11:30去吃中午特價的火鍋吃到飽,三種享受一次滿足 XD

由於我有一部分案件來源是論文摘要的翻譯,最近大概要畢業的學生較多,所以案件也稍微多了起來。經常有客戶來信說款項匯入了,然後就要上網查帳,再看案件是否可以開始進行了,或者是要馬上回覆客戶收到款項了,不過其實這樣也要稍微花一些時間。

 

之前為了這點就去問我的銀行:「有沒有辦法在有人匯款進來時,馬上發email通知?」結果也只能隔天通知,通知信裡也沒有詳細明細。好像還有另外一種手機簡訊通知是要付費的?所以還是只能不斷地去網銀查帳...

 

╮(╯_╰)╭

 
「翻譯與譯者:關於翻譯、譯者、翻譯社、翻譯工作與翻譯行業的交流」
 
現在Facebook上有一些譯者的粉絲專頁,但似乎沒看到翻譯方面的社團?
 
雖然PTT上已經有translatortranslation版,但Facebook是一個不同的介面,在連結、圖案與其他資料的分享比較方便一點,社團新文章會跑到自己的動態,還可以按讚追蹤特定文章。只要加入的人數夠多,應該有機會產生一個新的翻譯生態圈。
 
社團內的朋友都可以互相交流,只要跟翻譯有關係的都可以討論,就像標題寫的:「關於翻譯、譯者、翻譯社、翻譯工作與翻譯行業的交流。」
 
以社團的形式運作應該促進一些交流,比如一個隨意的問題:「sprinkles要怎麼翻成中文比較好呢?」就可以搭配圖片的連結。現在很多translator版上的版友應該也很少在看translation,有了社團就容易討論翻譯方面的問題了。而且問題方式也可以隨意很多,不用寫得太正式。
 
另外,在translator版常會有上站次數不多的ID來發案,也有很多是私底下寄信給譯者自己徵求的,或者是有人會寄信邀請譯者試譯,比如之前有版友提到的那位,我也是收到兩次信。另外,還有一些是讓版友思索到底是不是真的有案子的。
 
對於以上情形,社團內的朋友也可以互通訊息。而加入社團需要經過審核,如果有人上來發案,某些狀況下會有比較多資訊可以判斷真偽。此外,Facebook社團基於他本身的特性可以增加成員間的「社會連結度」,這種「社會連結度」也應該可以避免一些「社會問題」。
 
這個社團目前先以公開社團形式來運作看看,希望大家加入這個社團來交流一下吧!

我整天都挨著筆電在工作,覺得外接螢幕是個不錯的選擇,我是筆電接螢幕,自己覺得22吋的螢幕大小剛好適中,可以來回轉換視窗看很多資料,也不用視線左右轉來轉去(更大的螢幕似乎螢幕會讓視線無法直接涵蓋)。

覺得不夠高的話,螢幕下面還能墊書,可以放個幾本不錯的書,不用看內容,看書名就能有所感覺了 :)

而且坐得直一點的話的話,呼吸循環比較順暢,比較不會覺得悶,自然可以工作久一點了~

 

 

http://www.ptt.cc/bbs/translator/M.1366484549.A.1AA.html

有網友在問,編輯最近忽然很少跟她聯絡,是不是因為比較少跟編輯打好關係的原因?我想關係的深淺最終都來自於品質,而且也可以考慮多跟幾家出版社合作。

 

回文節錄如下:

 

───

 

 作者  poqlas (全職譯者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看板  translator
 標題  Re: [問題] 編輯忽然不再理我
 時間  Sun Apr 21 03:02:25 2013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
一些想法供參考~


有些出版社或翻譯社可能平時會給譯者一些意見,

但這些通常是很容易採納跟改進的意見,

例如格式怎麼寫、某個詞用什麼固定用法、句子要簡潔等等,

而非那種需要大幅改善翻譯能力才能達到的建議。


出版社或翻譯社如果暫時不發案,比較可能是兩種狀況,

一種是他們有其他更滿意的譯者,

這些譯者有可能是新找來的,也有可能是他們這時候可以接更多案子,


另一種是案子真的比較少了,這狀況可能是週期性的,也可能是隨機性的。

當然這兩種情形也可能同時發生。

不管是哪種情形,他們都有可能說最近案子較少,或「適合的」的案子較少。


如果問他們說要如何改進,通常很難給妳具體的答案,

尤其是翻一整本書,如果是分段交稿,如果有具體、而且可以直接改進的地方,

平時就會說了,不會等到翻完。

有些短時間內無法改進的,大概也不會提出,

但有可能下次案子就發給別人了。


至於如何打好關係,如果已經合作兩三年了,關係應該就不是主要因素了,

這裡提到的關係是一般合作關係,而非非常熟的朋友關係或親戚關係,



因此這時他們比較在意的應該是品質。

這種合作關係,比較有影響的是「印象」,印象在小案子更有影響。

比如在翻譯社,PM可能有很多合作的外部譯者,

因為合作的人多,所以逐漸會需要記住其中幾個優先順序排在前的譯者,

譯者給人的印象可能就會影響他們能不能記住你。

這印象當然包含品質,也包含很多其他因素,難以一一列舉。

如果是大案子,品質還是關鍵,尤其是在長期合作後,關係似乎影響不大了。


至於要不要找另一個案子、另一本書,我自己是會另外找,

如果一段時間之內完全只能翻一本書,那他們給的期限不就非常緊?

假使目前都已經等案子等一陣子了,建議還是可以先找其他案子,



主動掌握狀況總比被動等待好,

因為案件太多而拒絕案子,也比要求接案被拒絕好~